wxzself经验汇编 虚拟实现汉字系统 VVDOS一、简介

0
(0)

一、现有汉字系统分析

1.第一代汉字系统

在汉字系统的发展过程中,CCDOS 基本上代表了八十年代中期的设计思想,即挂接 INT10H 中断向量,实现汉字显示;挂接 INT17H 实现汉字打印;挂接 INT9H 实现汉字输入。随着显示卡的技术进步,汉字系统也由 11 行汉字显示改为 25 行,同时,汉字输入模块的挂接也逐渐标准化。

这一代汉字系统可在BIOS 级处理汉字,它们支持了众多的中文软件及 DBASE、FOXBASE 等西文软件。同时,由于使用 EMS 及 XMS,内存占用也由近 300K 降到 50K 左右。

八十年代中后期,大量外国优秀软件传入国内,出于性能上的考虑,这些软件大多采用直接写屏方式,这就使第一代汉字系统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。这些软件的汉化大多采用修改软件代码的方式,即将直接写屏改为调用BIOS 中断。这样不但引起一系列问题,而且必须对软件的每一个版本都进行汉化,汉字系统成为软件进步的绊脚石。同时,汉字系统互不通用,“方言严重”,影响了汉字系统本身的发展。

2.硬汉字系统

八十年代中后期,出现了一批硬汉字系统,典型的如长城汉卡等,这些汉卡可实现汉字的直接写屏。相应的,许多用户也在这些汉字平台上开发了大量的应用软件。

3.二代汉字系统

九十年代初期出现的第二代汉字系统,以UCDOS 作为代表。它首先解决的就是汉字的直接写屏问题。这是汉字系统设计思想的一次飞跃,它使得绝大多数西文软件无须汉化即可使用。

他的实现思路是定时将用户写入文本缓冲区的内容“画”到图形屏幕上去,这样在用户眼中则是“直接写屏”,同时对西文软件的兼容性也比较好。由于显示卡在图形方式下并没有什么“文本缓冲区”,所以必须修改图形缓冲区的段排列,使它覆盖文本缓冲区。

第二代汉字系统的性能已与汉卡接近,所以汉卡被逐渐淘汰。

需要指出的是,第二代汉字系统还有以下优点,但却被许多人忽视了:

1)显示速度提高,实现字符闪烁特性,光标仿真好。

2)辨别西文制表符。

3)使用 UMB 及HMA,做到了“零内存占用”。

4)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。

5)字库日趋完善。

6)开始注意避免与 WINDOWS 相冲突。

第二代汉字系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“方言问题”,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严重。不但与第一代汉字系统难于兼容,与硬汉卡难于兼容,而且第二代汉字系统本身之间也难于兼容,建立在某种系统上的应用程序难于移植到其它汉字系统之上。以至于谁也无法打破“诸候割据”的局面。

可见,汉字系统最重要的是软件兼容性,即在其它汉字系统下设计的软件不用修改即可正常运行。哪个汉字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可以使自己成为标准,进而建立新的汉字系统市场。

4. VVDOS简介

VVDOS是一套使用汇编语言实现的,现代化的汉字系统 他的设计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:

1)兼容性:VVDOS 不但兼容第一、第二代软汉字系统,而且兼容硬汉字系统,兼容不同地区的汉字系统(大陆、台湾)。这是目前其它的汉字系统所不能做到的。

2)性能:VVDOS 实现了高效的直接写屏、虚拟多汉字系统、其它性能与现有汉字系统相近。

3)与 WINDOWS 相容:VVDOS 与 WINDOWS 可以很好的互相配合工作。

这篇文章有用吗?

点击星号为它评分!

平均评分 0 / 5. 投票数: 0

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!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。

很抱歉,这篇文章对您没有用!

让我们改善这篇文章!

告诉我们我们如何改善这篇文章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